|
又一技術突破!超聲引導下首例經皮膽囊穿刺引流術在我院成功開展發布時間:2019.11.27 來源:重癥醫學科 近日,我院在浙大二院幫扶專家俞楊執行主任的帶領下,成功開展首例超聲引導下經皮膽囊穿刺引流術。填補了我院又一項技術空白。 11月21日夜間,我院急診室收治一位腹痛難忍的患者,患者已腹痛3天,伴有高熱、寒戰、鞏膜黃染和血壓低,化驗提示血象、CRP升高、膽紅素、肝酶均顯著升高,急診腹部CT提示存在膽管多發結石,結石較大且存在梗阻征象,經過急診快速的一系列檢查,診斷為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的膽道急癥,并且此時患者已出現膿毒癥和感染性休克征象,患者生命體征不穩定,病情十分危重。 增大的膽囊及膽管內巨大的結石 膽管下段結石梗阻 疾病的救治首要原則是解除膽道梗阻,且首選的方法是ENBD(經內鏡鼻膽管引流)、PTCD(經皮經肝膽管引流)和急診行膽道切開取石引流。與患者家屬言明病情的危重,患者家屬明確表示拒絕轉上級醫院治療,強烈要求在我院接受治療。此時患者生命體征不穩定,局部炎癥、水腫嚴重,外科醫師評估急診手術風險巨大。 超聲探查定位 為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手術風險,俞楊執行主任經仔細查看、評估患者CT影像片和床邊超聲探查后,認為患者腫大的膽囊貼近腹壁,可以考慮行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以達到解除梗阻的目的。在與外科醫生商議決策并與家屬充分溝通病情后,最終在床邊給予患者行超聲引導下經皮膽囊穿刺引流術,采用Seldinger法順利置入深靜脈導管作為引流管,引出墨綠色膽汁樣液體,無明顯出血,患者亦無不良反應。 術后患者在ICU繼續接受治療,經過積極的復蘇、強有力的抗感染、器官功能維護和通暢引流,患者癥狀逐漸緩解,局部炎癥逐漸消退,病情趨穩,目前已順利轉入外科,等待后續的手術治療。 膽囊內的引流管 引流出的膽汁 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是一種簡單有效、微創經濟的膽囊/膽道引流術,具有確定的引流效果,是急危重癥膽道疾患的有效救治措施,該術式由Radder首先報道,30年來,被肝膽外科醫師廣泛應用,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 該手術主要有兩種路徑:經肝路徑和非經肝路徑。本例患者膽囊巨大,貼近腹壁,故選擇了非經肝路徑直接穿刺,相比經肝路徑,操作更為簡單且成功率更高,穿刺風險更小,也利于日后手術操作。對于發病時間較長、感染較重、基礎情況較差的患者,當技術條件有限時,可考慮將經皮膽囊穿刺引流作為首選治療措施。 近年來,在浙大二院幫扶專家的悉心指導下,我院陸續開展各類超聲介入治療,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此次手術拓寬了我院超聲介入治療領域,同時也標志著我院重癥醫學科和外科對膽道疾病患者治療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微創治療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