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腓總神經阻滯術的開展讓腰腿痛患者不再愁發布時間:2019.9.27 來源:中醫康復科 浙大二院臺江分院中醫康復科在幫扶專家唐英老師的帶領下,近日成功開展了一項新技術:腓總神經阻滯術,使我院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伴下肢痛麻上邁向一個新的高度,填補了又一項技術空白。 患者腰椎CT提示:1、腰3/4椎間盤中央型突出,腰4/5椎間盤膨出;2、腰椎退行性變 患者腰椎MR提示:腰椎輕度骨質增生,L4/4、L4/5及L5/S1各椎間盤變性、突出(中央型) 患者,劉某,女,45歲,因“腰臀部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1月,加重1周”拄拐入院。患者務農,常年做重體力活,腰部疾患反復,近來,因彎腰不慎導致疾患加重,腰部、右下肢疼痛劇烈,不能正常行走,嚴重影響睡眠,需取強迫體位尚能稍稍減輕疼痛,曾就診于當地診所,治療無效轉入我院中醫康復科,入院后積極采取相應檢查、治療措施。查體:腰4/5棘突旁明顯壓痛,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坐股神經走向壓痛伴放射性痛麻,腰椎CT提示:1、腰3/4椎間盤中央型突出,腰4/5椎間盤膨出;2、腰椎退行性變。腰椎MR提示:腰椎輕度骨質增生,L4/4、L4/5及L5/S1各椎間盤變性、突出(中央型)。結合患者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患者診斷明確:腰椎間盤突出癥伴坐骨神經痛,予中藥熱奄包熱敷、針灸治療、推拿、拔罐等治療,一周后患者癥狀無明顯緩解。唐英老師查房后表示患者癥狀較重,且年輕,與中醫康復科主任討論后,決定以保守治療為主,采取骶管封閉治療 神經阻滯術治療,尤其重視腓總神經阻滯治療。因患者右下肢外側疼痛明顯,而腓總神經阻滯術正是該癥的適應癥。于是,中醫康復科團隊在唐英老師的帶領下,為患者行右下肢腓總神經阻滯術治療,經過治療,患者腰臀痛、右下肢痛麻明顯好轉,現已能在不拄拐情況下行走。 行骶管注射治療 行腓總神經阻滯治療 該項技術主要是利用局麻藥等阻滯腓總神經,達到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環、治療小腿外側疼痛,踝上部外側足背及足趾皮膚感覺異常、腓神經卡壓癥、腓總神經炎。其作用是:(1)阻斷疼痛的神經傳導通路;(2)阻斷疼痛的惡性循環:臨床上觀察到應用局麻藥神經阻滯所產生的鎮痛時間明顯超過局部麻醉藥本身的麻醉作用時間;有些患者持續數年的疼痛用多種方法治療無效時,僅施行一次神經阻滯治療就能解除疼痛,這說明了應用局部麻醉藥治療疼痛,阻滯局部神經傳導通路并不是唯一的作用機制。一般認為這是由于神經阻滯療法切斷了“疼痛肌緊張或小血管平滑肌痙攣疼痛”加劇這一惡性循環。(3)改善血液循環:施行神經阻滯可改善其支配區域的血流,從而有效地改善因末梢血液循環不暢所引起的疼痛。(4)抗炎癥作用:研究證實神經阻滯療法具有抗炎癥作用,并由此產生良好的鎮痛效果。 腰椎間盤的解剖 腰椎間盤突出的分型 此項新技術的開展不僅標志著我院中醫康復科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同時也為我院這類疾病患者縮短了治療時間,加速了治療效果,讓苗疆百姓在醫療健康扶貧中切實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