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學可知行,善思方有獲时间:2022-12-29 【转载】 在院領導、護理部的關心支持下,我有幸前往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重兒醫)開啟為期6個月的進修學習之旅。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學習后,不僅開拓了視野,還見識了很多新技術、新理念、新進展,通過學習夯實了專業基礎,提升了業務水平。 在為期一個月的理論學習中,我深入掌握了新生兒的急、危、重癥、早產兒的集束化管理以及新生兒外科的脹、便、吐、畸形患兒的識別與護理;同時還學習了優質課件的制作,了解了循證護理,學會了個案論文的書寫及匯報。 臨床實踐中,在帶教老師的悉心教導下,我學會了深部吸痰、PICC置管,在彩超指引下行PICC穿刺、密閉式吸痰法、新生兒疼痛評估等先進技術。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不僅具備先進的醫療技術,護理方面也頗具特色:家庭參與式護理,在新生兒專科護士對家長進行教育和指導的前提下,允許家長進入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通過袋鼠式護理,母親母乳喂養以及早產兒媽媽親自參與沐浴、換尿布等工作,參與早產兒住院期間的非醫學性常規生活護理。科室特色也讓人眼球一亮:每天晨交班以后,NICU醫護人員會再集中進行新生兒相關疾病知識英文版的學習,來提高專業文化水平;外科每天晨交班以后,則是學習«論語»和晨間運動,每日用100個簡單的動作,來提升科室人員的素質修養和身體素質,從而促進科室的發展。 古人言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在嚴謹而充實的實踐學習后,結合科室現下情況,作出了以下返院工作計劃: 1.體格檢查表:在每個檢查患兒的輻射臺上都貼一張體格檢查指引表。 2.氣管導管內吸痰護理:操作前,在流動水下7步洗手,戴好無菌手套再行淺層及按需吸痰。 3.新生兒疼痛評估:采取書面評估,操作集中,穿刺前先用止痛藥物及非營養性吸吮。 4.各種導管的固定:氣管導管和胃管等都是用的H/T/E/Y型膠布固定,就是為了避免非計劃型拔管的發生。 5.增添轉運袋:防火毯材質制作成的新生兒轉運袋。 6.避光、聲控的管制:病房嚴格光線的遮擋及噪音的控制,統一使用避光布,病房掛聲控機。 通過六個月的進修學習,我順利通過結業考核,獲得新生兒專科護士證書。 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六個月的學習時間悄然而過,不舍總是難免,但更多的是學成歸來的激情與喜悅。返院工作后,我將利用所學,結合我科實際情況,為我院的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