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頸癌篩查—液基細胞學(TCT)知多少?时间:2023-06-05 【转载】 宮頸癌是目前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到女性的生理、心理健康,宮頸病變高發年齡為30~45歲,更是有發病年齡年輕化的趨勢,同時由于宮頸的生理解剖位置較深,病人往往不能通過自我檢查發現,致使許多宮頸癌病人一直到了中晚期尚無癥狀,導致患者的預后和生存質量很差。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2016年我國宮頸癌新發病例11.93萬例,居第六位,死亡例數3.72萬例,居第八位。由此可見,宮頸癌在我國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特點,不容忽視。宮頸癌篩查和做婦科檢查一樣,都需要躺在檢查床上,由醫生用宮頸刷進行取樣。醫院的宮頸癌篩查一般包含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TCT)和高危型HPV檢測。 宮頸癌的發生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性感染相關。近幾十年來,由于高危型HPV檢測及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的普遍應用,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 那什么是TCT檢查呢? TCT(Thinprep Cytologic Test,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是一種采用液基薄層檢測系統檢測宮頸細胞并進行TBS細胞學分類診斷系統進行診斷的技術,是針對傳統巴氏涂片存在的缺點改進后的宮頸脫落細胞采集、制片和閱片方法,它是目前較為先進的通過宮頸組織細胞的變化來確定是否有宮頸癌前病變的一種細胞篩查技術。 同為宮頸癌篩查,TCT和HPV檢查有什么區別呢? HPV是對病因的檢查,是檢測是否感染了可能導致宮頸病變和宮頸癌的HPV病毒。據有關數據表明,95%以上的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TCT檢查是對結果的檢查,觀察宮頸細胞是否發生異常變化。 哪些人需要做液基細胞學檢查? (一)常規宮頸癌篩查 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為或21歲以上有性行為的女性應每年單獨進行一次“宮頸液基”檢查,有條件者每3年進行一次“宮頸液基”聯合HPV DNA檢測。 (二)宮頸癌高危人群 包括過早性行為;自身或丈夫有多個性伴侶;早孕、多產、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吸煙、低水果蔬菜飲食;機體免疫力低下(如感染HIV)、已知HPV感染者、患其他性傳播疾病。其中,31-45歲的女性為宮頸癌高發年齡,應加強對宮頸癌篩查的重視程度。 多長時間需要做一次TCT? TCT檢查是篩查宮頸癌前的一種常規手段,因此不論是否有癥狀,符合年齡的女性都應該定期行TCT檢查。ACOG的《宮頸癌篩查和預防指南2016》推薦,有性生活的女性自21歲起開始進行篩查。 21-29歲的女性每3年行一次宮頸細胞學檢查;30-65歲女性每5年1次。存在某些高危因素的女性則需要縮短篩查間隔的時間,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實用免疫抑制劑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生前有過己烯雌酚接觸史的;已有CIN2、CIN3或宮頸癌治療后隨訪者。 65歲是作為可以停止篩查的年齡。但前提必須是最近10年內有連續三次細胞學陰性篩查結果為明確陰性的女性。既往有CIN2、CIN3或原位腺癌病史的女性,應在病變自然消退或臨床治療后持續篩查20年,甚至延長篩查至65歲以后。 TCT是一種包含改進的宮頸脫落細胞采集制片方法和診斷方法。它是能提高檢查的標本質量、篩查的陽性率以及提高宮頸癌前病變診斷的準確性的一種篩查,其診斷屬于細胞病理學的診斷,不同于對宮頸進行活檢后的組織病理學診斷,因此,作為篩查項目的TCT檢查,結果的異常并不能與宮頸病變的診斷完全畫上等號,不必為TCT的異常結果而過度擔憂,要充分結合臨床信息綜合評估,必要時直接進行宮頸分點活檢。 目前,我院病理科已開展TCT檢查項目,浙大二院病理學專家段容在院幫扶,能熟練開展宮頸癌病理檢查工作,同時擅長多種腫瘤的診斷,做到對宮頸癌患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