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科的“速度與激情”—術中冰凍病理診斷时间:2024-03-22 【转载】 手術突然被“叫停”?這是怎么回事? 一位卵巢囊腫切除患者正在手術臺上接受手術,腫物剛剛切下來,人還躺在手術臺上,手術醫生說:“送術中冰凍!” 那么,什么是術中冰凍?術中冰凍有什么用?術中冰凍是怎么做的?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了解下病理科的“速度與激情”。 術中冰凍是指手術過程中切下的病變組織在冰凍切片機里迅速冰凍后,在30分鐘內完成制片和做出病理診斷的病理檢查,術中冰凍病理檢查是外科與病理科之間的一種急會診方式。 術中冰凍是一項高效使用的技術,既能幫助醫生有效切除病變組織,又能達到最大程度減少手術傷害的目的,主要用于: 1. 明確病變的性質:判斷病變是否是腫瘤,良性還是惡性。2. 確定腫物的邊緣有無腫瘤組織殘留,明確手術切除范圍。3.幫助不確定性質的可疑組織(如甲狀腺、異位組織等)的明確診斷。4.了解腫瘤是否侵及周圍組織,有無淋巴結轉移。
既然術中冰凍的時間這么短,能不能所有的標本都做術中冰凍病理診斷? 不可以。術中冰凍雖快,但也有局限性和不適用范圍。 局限性:術中冰凍受取材、時間等多種因素影響,其準確性低于常規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術中冰凍組織未經脫水,容易形成冰晶,組織形態與常規石蠟切片有差異,并且需在短時間內作出診斷,其準確性低于常規石蠟切片病理診斷。遇到疑難病例時,常規石蠟切片即使加上相關輔助檢查都難以診斷,更別說是術中冰凍診斷了。 不適用范圍: 1. 疑為淋巴瘤;2.過小的標本(最大徑≤2mm);3.脂肪組織、骨組織和鈣化組織;4.需要根據核分裂象計數來判斷良、惡性的軟組織腫瘤;5.主要根據腫瘤的生物學行為而不是依據組織學判斷良、惡性的腫瘤;6.具有傳染性的標本(如艾滋病、梅毒等)。
手術中半個小時就能給出病理報告,聽起來很“酷”,但這項技術在準確性和適用范圍上都有局限性,還遠遠不能代替“慢工出細活”的常規石蠟切片。只有患者、外科醫生和病理醫生充分溝通、權衡利弊,才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更好地幫助患者解決病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