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風那些事早知道,少受苦时间:2025-02-08 【转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魚大肉成了餐桌上的常客,甚至主力軍,所以古代的“帝王病”--痛風已成為我們身邊的常見病。大吃大喝導致尿酸高、痛風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我國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高達13.3%,痛風的患病率為1.1%。 痛風“發作”會讓人“痛不欲生”,了解痛風知識至關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早預防,才能少受苦。 近期,有10年“痛風”史的邰大伯來院就診。入院后給與積極控制痛風發作、甲強龍消炎止痛及加強保腎降肌酐,治療后邰大伯癥狀好轉,出院前復查肌酐從188.9 umol/L降至128.1umo1/L,尿酸從656.8μmol/L降至326.4μmol/L。 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痛風那些事。 痛風被稱為“王者之痛”,關節處的劇痛,似刀割、如火燒,痛得像被容嬤嬤用針扎了腳趾頭。痛風曾經是中老年人的專屬,但這些年,痛風已纏上了年輕人,逐漸趨于年輕化,不乏于90后、00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痛風是一種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產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的反復發作性炎性疾病。當體內存在額外尿酸時,尿酸鹽晶體在關節內沉積,導致關節腫脹、疼痛,被稱為痛風發作。痛風會導致一個或多個關節腫痛,最多見足拇趾,但也可見于膝、踝、腳掌、手指、手腕和肘關節,甚至耳廓等地方。當然,不是每一個高尿酸血癥人均會發作痛風。 哪些人更容易患痛風? 如果符合以下情形,更有可能患上痛風: · 肥 胖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糖尿病 · 高血壓 · 腎臟疾病 · 痛風家族史 · 富含動物蛋白飲食習慣 · 大量飲酒 · 正在服用利尿劑等等...... 痛風常見癥狀有哪些? 發作關節局部可見到下列癥狀: · 劇烈疼痛 · 皮膚發紅 · 發燙(似關節"著火") · 關節腫脹 · 壓痛 減少痛風復發,你可以這么做 · 增加堿性食物(如蔬菜、馬鈴薯、水果(青梅、檸檬)、西瓜、冬瓜、面食等)。 · 限制蛋白質攝入(多選用牛奶、脫脂奶粉和蛋類,它們所含嘌呤少,盡量少吃肉、禽、海鮮類)。 · 避免攝入過多富含嘌呤食物,避免飲酒和甜飲料,特別禁含果糖的飲料(如可樂、橙汁、蘋果汁等)。 · 多飲水,每日飲水約2000~3000ml,多喝白開水、礦泉水、不要喝濃茶及濃咖啡。 · 控制體重(定期鍛煉以保持健康的體重)。 如果不治療,將來會怎樣? 未經治療的痛風可導致永久性關節損傷。尿酸在關節和軟組織中的積聚形成痛風石。引起腎結石、心臟病,繼發血糖、血脂代謝紊亂等,嚴重時會造成腎衰竭、腦卒中等諸多嚴重并發癥。 所以痛風患者平時要注意飲食控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規范的治療,控制好自己的尿酸,從日常做起,有效預防痛風的發作,守護好自己的健康! |